對北部民眾來講,陽明山應該是再熟悉不過了,但許多人受限於僅知名詞不懂內容,聽過點卻不知面,因而時常造成單一景點人潮擁擠行車困難,遊客上山塞了半天的車,好不容易擠進停車場停好車,接著又得跟一堆吵雜的人群,待在一個區域內裝悠閒,真不知是上山賞景還是活受罪來著。
陽明山是雙北市民搭公車即可抵達的國家公園,園區範圍涵蓋臺北市士林區、北投區,新北市的萬里區、金山區、石門區、三芝區及淡水區等五區,國家公園面積達113平方公里,園內依山系及使用模式,分別區分為大屯山系、七星山系、擎天崗系及人車分道系統,總計十七條各種類型的步道,許多均可彼此連接相互串聯,可以讓遊客視季節氣候、依體能狀態,規劃出符合自己健行遊賞的一日或半日路線。
下午走到冷水坑生態池時已達陽光斜射之際,翠綠的山巒映照於池內色澤化為深綠,筆直的杉木受水生植物的影響,格外顯得黯淡甚至隱於水中,這是否在提醒著遊客們,時間晚了、該休息了呢?
在大自然中健步行走告一段落,接著安排一家待會下山順路的餐廳,叫幾盤野菜、來半隻土雞、炒個飯麵再來一鍋香菇或筍湯,所費不多即可以飽足一整晚
行程簡單,路線該怎麼走呢?讓我們繼續看下去吧!
停完車跨過馬路,順著小徑先走一段冷水坑至新園街段人車分道,步行其間路面平緩、綠蔭遮天,果然不愧為國家公園的健行步道
人車分道雖稱之為小徑,其實部分路段都還算是寬敞好走,兩旁林蔭高聳縱然正午時分仍無燥熱之感
人車分道可接至絹絲瀑布步道入口,而後順著一旁的渠道漫步於涼風徐徐的山林之中
絹絲瀑布步道是一條幾乎傍著溪水而行的山水步道,緩步上行除了聽見自己的心跳聲外,潺潺溪水聲亦於山林間,譜出一齣齣的大自然獨奏曲
冷水坑溪流經此地遇20公尺的地勢落差,宣洩的水量不大形成如絹絲般的細長瀑布,個而絹絲瀑布以此而得名
當地岩石含有鐵、鎂礦物質成份,經溪水長期沖刷與氧化作用影響下,形成眾人在紅褐色的絹絲瀑布溪流戲水的奇特景象
伴著冷水坑溪而行的冷擎步道,許多路段可見娟娟溪水漫著長滿青苔的石塊,白色的水花激起一陣陣的響聲,讓綠野橋邊的我們感到好不愜意啊!
景觀平台是冷擎步道的最高點,行於此立於平台之上,向東可以望見草原一片的擎天崗,向西展望可以直接看到冷水坑遊客中心
過了最高點順著路繼續下行即達冷水坑生態池,斜射的光線讓生態池反映出陽光的溫暖,此時可以繞到湖水的另一端,感受池面另一種平靜的自然美
冷水坑地處海拔約740公尺,炎熱的夏季氣溫亦僅約30℃,相較於酷熱的市區環境,絕對是都市客的避暑聖地
生態池邊也有幾個小水塘,鋪一張野餐布於草地上,三五好友席地而坐,天南地北話家常嚼舌根,休息夠了就再次上路
長約50公尺的菁山吊橋,兩端紅褐色的橋柱立於冷水坑溪的兩側,黑色又結實的鋼索與原木的橋板,提供遊客來回於遊客中心與冷擎步道
跨越菁山吊橋後可見到路旁兩大排的落羽松,待整株松葉變色轉紅之際,此地應該是個浪漫又極具情調的地方
走著走著快接近遊客中心的地方,竟然發現草地上架了一個帳篷,難道是野地露營的怪現象亦侵襲至陽明山了嗎?
由冷水坑遊客中心跨越馬路可達冷水坑至新園街段人車分道,如此即可不受道路上車輛的干擾,繼續於自然原野的環境中優游
人車分道的步道中,只要遇到岔路或是出口皆有明顯的指示牌指引,只要知道要去的地方即可順著方向前進
步道路上亦設有簡單的休憩區,完全沒入環境的椅子讓整體的視覺,感到如此的自然美妙
以環境工法製作、步輻相當於一般人兩步的步道階梯,讓其存於大自然之中卻沒有一丁點的違和感
步道邊的小指示牌明確指示目前位置與下一個地點的絕對里程,我們可以此算出距目的地相對距離
看到這段人車分道的出口了,走出去順著馬路邊走個三、四十公尺,即可達停車的地方
夕陽將現,流了一身汗腳也酸了,運動效果達到既定目標,該去找家好吃的土雞城進進補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