雖不見風林火山旗幟,但聞甲斐之虎勇猛之姿 | 武田神社 | 日本百大名城 | 山梨縣甲府市

因為富士山馬拉松訂房問題,無奈只好將住宿移往距離河口湖約一小時車程的甲府市,這也是繼數年前富士伊豆紀行之後,再次拜訪甲府市。甲府這個位於山梨縣中部的城市,對於一般暢遊富士五湖的旅客可能有些陌生,除非是自駕遊行程要前往長野縣,不然大部分遊客都僅在山梨縣南部,靠近富士山的景點出沒而已。

甲府為山梨縣內人數最多的城市,亦為縣廳所在地,「甲府」市名意為「甲斐府中」,該地的發展源於戰國大名武田信虎(武田信玄之父)在現今的古府中町興建躑躅ヶ崎館,隨之後續甲府城的建立與擴大,逐漸演化建設成今日甲府市的規模。推薦閱讀:甲府鳥もつ煮 - 2010 B-1大獎賽冠軍

走出JR甲府車站北口,順著近乎直路的武田通一路前行約2公里路程,即可抵達主祀武田信玄武田神社,外號「甲斐之虎」的武田信玄,1521年生於神社後方山坡上的積翠寺,用兵方略與為政之道持續影響後世,最為眾人知曉為「疾如風,徐如林,侵掠如火,不動如山」的風林火山旗幟,這個語出《孫子兵法》的軍旗標語,甚至還常出現在至今的影視作品之中。直到今日,山梨縣的人們仍稱呼其為「信玄先生」,藉以表達對他的尊敬和崇拜。

對於一般遊客而言,武田神社除了是一處國定史跡外,更是以保佑勝運聞名的神社,無論是秋天的楓紅與銀杏樹綻放的色彩,或是春天的染井吉野櫻花爭相盛開,都足以令人賞心悅目心曠神怡


武田神社是甲府的標誌性景點之一,JR甲府車站有公車直達交通便利,一旁也有免費的參拜者駐車場,對於春秋兩季想要賞楓觀櫻的遊客而言,更是一處不可錯過的旅遊景點。於此,參拜者須越過1934年仿照重建躑躅ヶ崎館正門前的橋,意為踏上神橋跨過護城河之後,方為正式踏入武田神社


連接著JR甲府車站與武田神社的武田通,道路兩旁的人行道皆為櫻樹,到訪的十一月僅能見到光禿禿的樣子,待春暖花開之時,兩旁櫻花飛舞之姿甚為動人


沒圖沒真相,在網路上尋得一張櫻花滿開的照片以資證明。照片源於山梨县的信息门户网站PORTA


武田神社1919年在躑躅ヶ崎館的殘跡上建立,專門供奉被尊為「甲斐之虎」的武田信玄,越過朱紅色的神橋之後,可見巨大的石製鳥居,之後便由俗界正式跨入神域


參道兩旁有許多紅葉爭豔,無奈太早抵達太陽東偏,許多紅葉都還被陰影遮擋,無法顯露出繽紛色彩的感覺


神社內有許多日本全國都很罕見的「三葉松」,此品種相較於一般的二葉松多了一片松葉,秋天掉落的松葉會轉為金黃色,因此據說將此松葉帶在身上便能帶來財運


神社周圍環繞著古老的樹木與靜謐的氛圍,讓人感受到歷史的厚重感與心靈的寧靜。特別是每年春天櫻花盛開時,此地更是當地著名的賞櫻景點


鳥居是神界與俗界的分界點,一般人都以為一座神社僅只一座鳥居,其實不然,有些較大的神社會有複數鳥居,一般最外面或最大的稱為「一の鳥居」,之後依序為「二の鳥居」、「三の鳥居」等,走進武田神社參道後,可見神社的二の鳥居。這個角度是由二の鳥居往外看一の鳥居


武田神社的建築風格傳承了日本傳統的神社設計,正殿簡樸而莊嚴,展現出對武田信玄的尊敬之情


武田神社的主祭神是戰國時代名震天下的武將「武田信玄」,因其戰無不勝攻無不克的戰績,故此地成了以保佑生意興隆、開運、勝運、除厄等的神社,尤以祈求勝運聞名,同時還能保佑「戰勝自我」


「奉納」是為了讓神佛開心進行的捐獻、舉辦儀式等行為,一般除了石燈籠的點燈外,寫繪馬掛在神社,或是神社舉辦「神樂」儀式等讓神明觀賞的表演,都可稱作「奉納」。推薦閱讀:獻上左馬繪馬的祈願祝福 - 祐德稻荷神社


武田神社建於躑躅ヶ崎館殘跡之上,附近周遭仍存有少數曲輪土壘大型護城堀等遺構,整體構築屬於平城(居館形式)的城郭結構,名列日本百大名城編號第24號。推薦閱讀:甲府舞鶴城 - 日本百大名城之一


一經陽光照射,火紅艷麗的楓葉立即展現風華,追根究柢的神社歷史之旅,瞬間轉換為網美拍照之行


參道左側的甲陽武能殿為藝能展演之所。「甲陽」之名取自甲斐國武田氏的軍事科學著作《甲陽軍鑑》,「武能」則源於武田家的「武」(武術)與能樂的「舞」(舞蹈)同音。此殿建立的目的是希望能劇、神樂、武術等表演藝術能夠延續到未來。同前所提,在神社舉辦「神樂」儀式等讓神明觀賞的表演,都可稱作「奉納」


該地遺址上仍殘留數口古井,其中已有500多年歷史的「姫の井戸」仍然持續流水,該井因武田信玄的女兒出生時於此沐浴而得名。井旁有特別告示井水可以喝,但最好燒開再喝


姫の井戸旁沒多遠有一處武田水琴窟,據說這裡只要將耳朵湊近竹筒,即可聽到水滴落發出的美妙聲音。其原理是將一個底部有一小孔的罐子埋在土裡,並向其中倒入少量的水,水珠從洞中落下,聲音在罐內迴盪,發出類似箏的清脆聲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