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本國道136號線過了土肥溫泉之後,即開始沿著西伊豆的海岸區域往南延伸,期間會經過多個該地區幾個著名的海濱景點,例如:恋人岬、黃金崎公園及素有「伊豆的松島」之稱的堂島等。富士伊豆紀行土肥溫泉稍事用餐休息後,西伊豆海岸停留的第一個旅遊景點,就是1989年與關島戀人岬結為姊妹岬的伊豆恋人岬,此地「金之鐘展望台」設有一個金の鐘又名幸福鐘,一模一樣的鐘在關島也有一個,看來就愛情而言,東、西雙方都想要藉由敲鐘來昭告天下,藉以獲得永恆的愛情。

遊步道終點的「愛之鐘展望台」有座高達2.5公尺的愛の鐘,戀人敲擊一下可獲得心靈平靜,敲擊兩下可喚醒對方的心靈,兩人面向大海敲擊第三下則可立下永生不渝的海誓山盟。

景點取名字是多麼重要的一件事啊!恋人岬,這個地方光聽名字就讓人感到浪漫、覺得嚮往,怪不得每年到此的遊客多達25萬人次
富士伊豆紀行前半部的富士山行程,已於昨晚抵達三島市後算是圓滿完成,今天上午進入修善寺溫泉區並欣賞了修善寺梅林後,正式起始了富士伊豆紀行的伊豆半島行程。伊豆半島一般區分為西伊豆、南伊豆及東伊豆,這次的行程將利用兩天的時間,以左去右回的方式,駕車沿著海岸線行駛,暢遊伊豆半島海岸線相關著名景點,中間的住宿則設定在休暇村 南伊豆

西伊豆的第一站停於距離修善寺約一小時車程的土肥溫泉,該地沿著駿河灣一帶有相當多的溫泉旅館,可遠眺富士山及夕陽美景,為西伊豆地區規模最大的溫泉鄉及最古老的温泉。大部分的遊覽車行程進入土肥溫泉區,都是直奔土肥金山去參觀過往採金的礦坑及體驗洗金沙的驚喜,我等則以路過休息的態度直駛松原公園

品種特殊的土肥櫻約略在每年的一月下旬到二月上旬之間開花,縱然到訪時已2/11,依然抱持著一絲絲的希望,盼能於此利用短暫的停留時間,欣賞比河津櫻還要早開的土肥櫻。

日本的許多溫泉區都備有足湯供遊客使用,為了讓自己可隨時隨地想泡就泡,請記得在隨身背包中放置一條毛巾,以備足湯泡完後的擦拭需求。

土肥櫻其實看起來與一般櫻花並無兩樣,或許受限於「土肥」的地名之累,這輩子似乎很難讓人與浪漫相互聯想,真是非戰之罪、無妄之災啊!
位於修禪寺溫泉北側山丘上的修善寺梅林,種植梅花的總面積達3公頃,園內約有二十個品種一千多棵的紅、白和黃色梅樹,樹齡大小由百年老樹到30年的"小樹"不一。此地梅花每年從一月開始含苞待放,梅花節(梅まつり)則於二月初啟動直至三月中旬,若農曆過年期間到伊豆半島旅行經過修善寺,建議前往距離僅約30分鐘腳程的修善寺梅林賞梅。

修善寺梅林的停車場位於梅林的西方,雖然沿路有梅林停車場的指示牌,但終究還是好奇心擊敗了事實 ~ 走錯路了,再加上若以 Google 地圖查詢亦找不到停車場位於何處,故文後分享了停車場入口的街景圖及地圖,希望大家可以不用再走冤枉路了。

從小到大聽到、學到的梅花議題,幾乎就是梅花是我們的國花、越冷越開花,雖然冬天南投也有大批梅樹開花,但至始至終無緣前往開開眼界,沒想到竟然在以櫻花著稱的日本,欣賞到如此大面積而且幽靜的梅林
位於伊豆半島中央部位的修善寺,就地理位置而論,它算是伊豆半島的咽喉地帶,除非去的地方僅止於伊豆半島東部海岸,不然若是要往西部海岸的土肥、西伊豆町及松崎町,或是前往以早春河津櫻著稱的河津町等,不管是行車或是搭乘大眾交通幾乎都會經過修善寺。再若以修善寺溫泉而言,此地是伊豆半島歷史最古老的溫泉,更是名列日本經濟新聞企劃連載的日本百名湯之一。

修善寺所以有名除了上述因素外,更大的原因來自於古剎修禪寺,這座寺廟是平安初期大同二年(西元807年)由弘法大師空海創立,該寺於2007年即已慶祝建寺1200年,可見其歷史悠久。相傳當年弘法大師用其独鈷杵(佛具的一種)在修禪寺前的桂川岩石上用力一擊,霎時靈泉湧現是為修善寺温泉的發祥之地。独鈷の湯原設有露天風呂,但現僅有一池足湯供遊客免費使用。

橫貫修善寺的桂川旁有一片小竹林,MICHELIN LE Guide Vert (Green Guide) Japon 2009一書曾將「修禪寺 - 竹林小徑 - 指月殿」之間的散步路程,列名為米其林二星的散步道。到伊豆半島旅遊度假,修善寺除了提供給您千年歷史悠久的溫泉外,帶著渡假的心情漫步於竹林小徑,這是何等悠閒的人生啊!

若是農曆過年期間到訪此地,建議前往位於修禪寺後方山上,距離約30分鐘腳程的修善寺梅林賞梅。

木柱黑瓦、蒼翠林蔭,修善寺的修禪寺不愧為建寺已逾1200餘年的古剎
山有多高,玩樂的興致就有多高,地有多廣,露營的趣味就有多廣。高山深谷是台灣明顯的地貌,盆地與谷地為常見的地形構造,河流階地更是存於處處,山高地廣對於台灣的露客而言司空見慣,至於如何玩樂、該玩些什麼?那就八仙過海各憑本事了。

常聽一些露營夥伴說要上山放空心情,此行活動名稱主辦人亦訂為:「苗栗山嵐露營之放鬆放空」;上山露營是一種生活的方式,放空心情則為生活的態度,因為方式的不同而引發態度的轉變,或許這就是露營能夠帶給人們的小小啟發吧!

一路由台北南下進到苗栗大湖市區,Google Map導航標示還有四十分鐘方能抵達營區,接下來的路程有大半幾乎都是僅容一車行駛,山路蜿蜒毫無護欄,連續上坡的髮夾彎更是稀鬆平常,倘若不幸遇到會車,停車慢行小心、小心、再小心,最好找個人下車指揮,沒有把握就停著不要亂移動,畢竟車子碰觸A到時移動者倒楣。

目前冠以司馬限開頭的露營區都在一個山頭上,高度由下而上分別是司馬限360度景觀露營區、司馬限雲端果園露營區及此行的司馬限山嵐露營區,由名稱看來各有專長與特色,無論是環景視野或是高山果園,雲霧裊繞、山嵐氳氤幾乎都是這個山頭的特色。

陽光看得到、紫外線見不著,司馬限山嵐露營區地處一千兩百多公尺的山頭上,不要以為方才下了一陣大雨,天上雲層濃密、氣候涼爽宜人,就完全忽略了防曬這個重要的動作。此行一位平時喜歡穿著吊嘎(沒有袖子的汗衫)的夥伴,晚上洗澡出來後直囔囔說水好冰哦!大夥都覺得奇怪難道是熱水器故障了嗎?穿吊嘎的人一般不都是英雄好漢嗎?應該不會如此哀哀叫才對啊!原來這位仁兄感覺天氣涼爽,毫無警覺的在紫外線下曝曬了一整天,洗澡時自覺皮膚已經曬傷了,若是熱水再淋下去,可能是汆燙而不是洗澡了,因此只好甘冒高山夜裡的低溫襲擊,以冰涼的山泉水進行淋浴了。

晴朗的天氣,抬頭望著藍藍的天、低頭看著層疊的營地,翠綠的山巒連綿不斷,層層的山峰絡繹不絕,馳騁千里,所為何來?懂了吧!
行前在富士山資訊網山中湖特集中,發現一處位於山中湖至三國峠縣道間稱之為展望台的景點,立於其中可以遠眺山中湖與富士山的山水美景。パノラマ台(全景展望台)在Google Map即有標示,但文中描述的三國峠(:山路的最高處)卻是怎麼找都尋不著,不像北海道屈斜路湖旁的美幌峠,或是要去層雲峽必經的石北峠等,都是地圖有刊登的地名。花了些時間研究地圖並仔細比對,見到地圖中有一處三国山的地名,且一旁的県道730号線行至該處確為山路的最高處,這下子才恍然大悟,原來山中湖特集的內容可不是隨意敘述描寫。

雖然找出展望台的相關地理位置,但如何抵達才是重點,展望台前不著村後不著店,沒有電話號碼就不方便設定車子的GPS導航,經沿路往下尋找人跡,終於在兩個髮夾彎下面找到「茶居夢」這個餐廳旅館,此時電話號碼就不成問題了,只要記得過了茶居夢的第二個髮夾彎,見到一處空地即是展望台了。

時令問題,眼前的美景不若山中湖特集中描繪的色彩豐富,但總還算是一幅山水相伴的美麗景色